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 “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时间:2020-03-15 17:58:29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原标题:全球战疫丨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欧洲成为全球疫情发展的中心区,而且日益转入了持久战阶段。瑞典官方12日决定停止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统计,也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1天之后,英国政府的首席科学家瓦兰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防止严厉的抑制病毒措施造成“反弹”,而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得了轻微的疾病就能建立某种“群体免疫力”,更多的人就会对这种疾病有免疫力。这个说法似乎是给瑞典的做法加了个注脚。虽然“群体免疫”是否是既成政策还有待英国“官宣”,但舆论场已经出现了抗疫存在“严控模式”与“缓解模式”两种模式的说法。

  控不好,哪来延缓

  今年3月5日,欧洲传染病监测与防控领域的专业期刊《欧洲监控》(Eurosurveillance)发表了一篇关于欧盟疫情防控可能前景及其应对的文章。其中描述了病毒传播在欧洲发展的三种可能走向:第一类情景是病例数量少,感染链条清晰可溯;第二类是有限的持续传播,病例数量上升,但以聚集性病例为主;第三类情景与当前欧洲的情况最为接近,即随着疫情大范围持续传播,卫生保健系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获取具体病例数据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变得无法实现,此时的防控目标将从控制转变为延缓。

  换言之,延缓其实是在疫情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能防能控的机会窗口失守后的不得已之举。欧洲国家早期无一不是采取密切追踪输入性病例的措施,没有哪个国家在疫情爆发之初就提出“延缓”的口号。

  与此同时,延缓也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袖手旁观,任由病毒如野火一般蔓延。Eurosurveillance的文章对上述第三类情境给出了采取四种主要措施的建议:一是减少社会接触,例如取消会议、文化与体育活动、建议远程办公以减少可能的感染;二是简化报告程序,通过流感监测体系监测病毒在社区内传播,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将充分了解病毒传播的速度、广度与严重程度;三是要做好准备,以便对需要医疗护理的病人进行有效分流;最后,还必须与公众进行大量的风险沟通工作,以确保他们知晓如何应对疑似感染,以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如果这些措施也不起作用,感染面积广泛,那么很小比例的重症病例也可能使卫生保健系统承受沉重压力。这时应当考虑在整个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内重新分配医疗资源,甚至使用其他医疗地点以提供保障。

  上述措施似曾相识。论文作者是否参考了中国的防控经验或者世卫组织与中国的报告,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但既然该论文可以通过西方学术期刊的“同行审查”机制得以发表,说明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反映了一些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共识。控制病毒传播本来就是延缓战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控和延缓并非非此即彼,二者选一的问题。控不好,就没有延缓。

  英德是同一模式?

  关于这个小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德国罗伯特



上一条:一个米兰人对疫情的真实感受
下一条:澳大利亚加大抗疫力度 所有入境人员隔离14天

分类导航
最新图片
  1. 美国两架航班在机场发生接触事故 机翼受损画面曝光 美国两架航班在机
  2. 内马尔哭了!克罗地亚狂想曲继续演奏,巴西遗憾回家 内马尔哭了!克罗
  3. 意大利逾8000医护人员感染新冠,63名医生不幸殉职 意大利逾8000医护
  4. 全球确诊超20万!35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全球确诊超20万!
最新图片
  1. 日本又现疑朝鲜“幽灵船”:2具遗体怀疑尸首分离 日本又现疑朝鲜“
  2. 美军赖着不走 伊拉克要买俄罗斯导弹了 美军赖着不走 伊拉
  3. 亲历美国紧急状态:社会情绪骤变,口罩一夜逆袭 亲历美国紧急状态
  4. 意大利逾8000医护人员感染新冠,63名医生不幸殉职 意大利逾8000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