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定点医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情况如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独家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他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率、病死率都低于“非典”,但目前看来,其传染性不低于“非典”。
重症、轻症患者皆能治疗
据卢洪洲介绍,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立即启动负压应急病房,全力救治患者。整栋应急病房都装有负压系统,能保证室内空气的不断流动和过滤。收治患者后,公卫中心为每名患者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呼吸支持、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心理关怀等综合治疗策略。
对于轻症患者,公卫中心不轻易使用抗菌药物,并通过有效用药,缩短了患者的病毒排毒时间。例如昨天治愈出院的2名患者,1月18日进院,24日和26日两次核酸检测就呈阴性,病程是比较短的。“药物的选择,我们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运用,并不局限于某种药物。”卢洪洲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常规用药,也有一些已通过伦理审查的新药探索,已有初步有效性结论,但是具体的疗效,我们还要进一步临床观察。如果证明有效果,会及时向有关部门建议推广。”
对于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公卫中心通过呼吸机、气管插管、“人工肺”(体外膜式氧合)等治疗手段提供及时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疗效。根据安排,1名医生和2名护士治疗1名重症患者,每工作4小时换一次班。中心还准备了振动排痰器,每隔2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用这个设备帮他们排痰。
多管齐下确保医护人员安全